轉型中的不轉型-(先懂才能做)

轉型中的不轉型

雖然自小面對規劃離別這件事,像一日三餐般的習以為常,在閒聊間朋友們好像都會覺得我與家人們好像都不會難過傷心,其實不然,我們回到家時常還在那情緒裡遲遲無法平復,因為在服務的過程中會看到家人們為了己逝的摰親悲傷哭泣,在旁的我們感受是最深切,記得小時某次去協辦時,因為在送別時太感動,我竟然跟著哭,屏東貴輪梅連趕帶拖的把我帶去後場,還記得她一邊捉著我一邊嘴唸,[泥系咧中猴,對咧哭,挖等咧準呷泥巴了企],其實我也有發現拓媽時時在會場旁看著,都會小小拭淚,但不會讓人發現。

為何會說是轉型,是因為旅外工作很久(其實也就只有屏東⇆高雄來回),爸媽這期間也沒有過多的反對,也沒有太多的意見,他們倆都覺得孩子大了就要出去看世界,也許也從高職畢業後就自己在外工作,一項一項學習,一樣一樣去瞭解,日常生活大部份的事都自己找方法,自己找答案。


在任職百貨零售行業期間,認識很多很多朋友,有主管變朋友,有同事變朋友,有同事的同事變朋友,有鄰櫃變朋友,等等等..........,這些摯友們都一同相處了近10幾個年頭,到現都聯繫著,那情誼斷不了,而且也在期中遇到很多貴人,教會了我許多的知識與處事,也造就了現在有著強烈控制狂的我(哈哈哈哈哈哈..........我不否認)。


因為長時間規劃事情在先前就會把流程按想好安排好,然後就希望一步步都按著走,就會控制旁人的做法和方式,幸好運氣不錯都遇到很好的同事,都接受我的方式和跟著做(也許是挺多人不認同和不情願,那我就當做沒這回事好了 >_<")。


也有朋友問著我,你轉型好大喔,其實我從小到大接觸著殯儀而且生活在那環境裡,我好像沒有轉型而是心理上有很大的轉變,讓我有著更細的心思去服務,因為百貨服務就是要用對的態度服務並且用心去經營,也因為這樣更能體會去他人的想法與瞭解協助全心去想如何達到目的,覺得沒有轉型而是心態的轉變最大。

 
說到為何會突然回家中工作,但其實也不是突然,這己有一段時間了,還記得民國99年和拓媽某次的閒聊中:
拓媽:大摳弟,你有想回家工作嗎?
拓: 做什麼?
拓媽:葬儀啊,啊嘸咧?!
拓: 好啊!
就這樣埋了準備的開啓,也在拓媽問之前,我就己經報名參加華梵大學的禮儀師的課程,也不知道是不是母子連心,或內心中告訴自己要做些什麼事,就去報名了。

而接著就是另一個階段了.............如何轉變。


PS.

為何貴輪梅會叫阿拓-大摳弟,是因為本人小時候伙食非常好,曾經接近百斤。(有機會找到照片再分享,但我覺得應該我都消滅了那些照片才對)






留言

熱門文章